谁扶了谁的贫
我包了两个贫困户,一个搞养殖,另一个也是搞养殖,不同的是一个养牛,另一个养羊。
这天上午,连绵几天的雨水停了,天色仍显阴沉,我在办公室打开电脑看着娱乐新闻,电话响了,来电显示是养羊的贫困户赵三。
“喂!”赵三的声音很大。
“三哥,有啥事?”我有点烦躁,稍稍稳定了下情绪。
“那个…那个…那个孩儿上学的事,想问下你。”
“啊?我不是告诉你了,你别管了,我替你去开证明,你还问啥?”我声音也大了些,试图遮挡自己忘记开证明的惭愧。
“哦,知道,知道,俺想着你不是工作忙嘛,俺自己来城里开就好了,别耽误你正事……在汽车站了,刚下车,不知道路咋走?就是…就是…”
“你原地待着别动,我去接你,别乱跑,站在路边等我!”
我打断了他的话,像叮嘱小孩子一样跟他说话,毕竟他们的小山村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,年儿半载不到县城一次,赵三到县城就像我们外出旅游到别的城市一样,晕头转向。
我骑着电车去接赵三。
赵三很听话,抄着手蹲在汽车站旁边的十字路口街角处,我长出了一口气,心想幸亏没有浪费太多时间。直接带他去开证明。
开完证明临近中午,我表示要请赵三吃饭,他推辞了两下,也就一起去了。
饭店里,我点了两瓶啤酒,自己喝了一小杯,剩下的全都倒给了赵三。
赵三喝了酒,脸色涨红,眼睛发亮,滔滔不绝起来,从他45岁才娶了个外地残疾媳妇说到大哥得神经病乱跑生死不知,从全家地里刨食不够吃说到现在养羊36只,从他身患肩周炎、腿疼病说到他媳妇放不到10只羊也数不清楚……他越说越投入,越说越兴奋,我几乎插不上话,只能任由他展示自己的勤劳、展望家里的未来,哦,对,还有他对刚上小学一年级儿子的殷殷期盼。
我怔怔地看着他,他虽然51岁,但是脸上已经沟壑纵横,腮帮子上还有一块因为放羊新添的伤痕,身上的衣服不仅破旧,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,但是这些都挡不住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光明和温暖。
是啊!
当我早晨7点还赖在床上的时候,他已经上山放羊两个小时以上;
当我还在为父亲疾病缠身而烦恼的时候,他强忍着自己的病痛还要为全家的生计劳心劳力;
当我滋生了懒惰让工作停歇的时候,他冒着风雨赶着羊群奋力走在回家的路上;
当我忘记了初心耽于享受的时候,他面对着病死的羊只默默流泪;
当我和妻子还在争吵谁去接送孩子的时候,他冒着风雪严寒跑了十多里地为上学的儿子送去了棉衣手套;
……
吃完饭,我送赵三踏上回家的班车。
云开雾散,久违的阳光洒满大地,照耀着赵三回家的道路。
每天坐在办公室的小小的我,也许才是最该扶贫的对象吧!